你有没有试过这种感受:面对镜子却不敢看自己一眼?自拍打开相机第一件事,就是调滤镜?在『 DrYoyoChong SkinHouse 』,发生的是另一种故事。顾客不是被包装成“变漂亮”的样板,而是一步步找回“敢面对自己”的勇气。没有夸张宣传,没有一夜成名,这间由Skin House Aesthetic 创办人 Dr Yoyo Chong 亲手打造的美容空间,是用医学逻辑+人情温度搭建出来的庇护所。这里没有“快速变美”的承诺,只有长期真实可感的陪伴。
而她,也不是那种习惯站在聚光灯下的美业女企业家。她更像一位站在一线现场的老师,手里拿着仪器、口中讲着流程、心里想着团队——你要问谁是Dr Yoyo Chong?那就是一个在“美业”浮躁背后,还能做出静水深流成果的人。

【起点是0,甚至是负数】
“连房租都交不起的时候,我告诉自己——再不坚持,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。”
这不是励志金句,而是 Dr Yoyo Chong 创业初期最真实的生活写照。作为马来西亚美容创业者,她没有强大背景,也没有预备金。只有对专业的坚持和一份笃定:“如果我不做最真实的事,那我凭什么说服顾客?”
她靠预支首期租金,开出了第一间仅有一台仪器的小工作室。那时候连收入都不稳定,客户也不多。但她做的每一次服务,哪怕只赚几百块,都像在打造一套未来的标准。
【服务不是销售,是心理修复】
“她们不是来买疗程的,她们是带着焦虑来的。”这句话,Dr Yoyo Chong 重复了无数次。
她从不称顾客为“客户”,而是“求助者”。因为在她看来,很多人面对的不是肌肤问题,而是“无法面对镜子”的心理问题。
所以她采用一整套“科技+情感”的方法处理每位顾客的需求。从临床级仪器检测,到皮肤状态分析,再到情绪识别与服务细节交代,每一环都不可或缺。而在她背后,还有一位关键人物——Sam Skin House Aesthetic 的共同创办人 Sam。
Sam 不常公开发言,但她却是标准流程执行的“最强执行官”。“你认真了,顾客才信你。”这句她讲了十年,还在执行。

【不是管理者,是团队中的共学者】
Dr Yoyo Chong 不喜欢被称为老板,她更愿意是团队的一员。
她说:“我不说‘你去学’,我说‘我们一起学’。”
她带团队出国上课,到新加坡的 Raffles 商学院进修管理课程,再带回来内化成流程。她知道,一个人专业再强都不够,只有把服务标准系统化,团队才能“复制专业”。
她让服务不再依赖“天分”,而是靠机制和判断。每个员工都必须接受系统培训和实践考核,连手法细节都被拆成 SOP 表格。说她“教条”?不,她只是太重视顾客信任了。
【制度才是最有温度的东西】
你可能以为制度是冰冷的,但在 Skin House Aesthetic,制度是最温暖的存在。因为它保障的是——你无论什么时候来,都会被一样对待。
顾客说:“我不是第一次来,但每一次服务都一样细致。”那不是运气,而是他们坚持了十年的服务流程。
她们不用热搜、也不靠带货,因为她们太明白了,美不是一夜就能建立的。真正美业,不是变脸,是恢复面对自己的自信。


【她们不求最大,但求最可信】
在DrYoyoChong SkinHouse,最大的荣誉,不是奖项,而是顾客说“我愿意推荐朋友来”。而这个推荐,背后是无数场培训、反馈、流程复盘的成果。
你可以看到她身披ACPF 国际大使的头衔,也可以看到她被评为“世界美业30强”的荣誉。但如果你问她怎么看这些奖项?
她只会说:“我只是做了每一件我该做的事。”

你以为她是在做美容,其实她在做的是一场心理重建工程。从“我不敢照镜子”到“我终于敢素颜出门”,这不是一个疗程能完成的事,是一整套专业系统、团队机制、情绪共感一步步打造的成果。
DrYoyoChong SkinHouse,不是靠宣传火起来的,而是靠顾客走出去的。她们走出去后,会自拍、会笑,会告诉别人:“你也可以去试试看。”
她用系统给出结果,用专业交换信任,这才是她最强的影响力。